廣州解放紀念像:
重建過的城市地標
威武的人民子弟兵挎著小米袋,一手持槍、一手拿花,目光堅定,走過的地方都鋪滿了鮮花。無論是對于廣州人還是很多外地人來說,這座雕像都是那樣的親切和熟悉,它就是廣州城市的標志性雕像---廣州解放紀念像。
廣州解放紀念像是廣州市人民政府為紀念廣州解放十周年創作的,現立于海珠廣場中央,面朝南,由基座和像身組成。雕像是一名解放軍戰士,肩上背著小米袋,挎著駁殼槍,腰間圍著子彈袋,右手持步槍,左手抱著花束,昂首挺胸,堅定地望著前方。像座正面鐫刻著解放后首任廣州市長葉劍英的親筆題字:“一九四九年十月十四日廣州解放紀念”,四角分別刻有“一切權力屬于人民”的印文。像身與方形的基座連成一體,好像一塊巨石雕成的一方印章,鈐在廣州大地上。廣州解放紀念像自建立以來歷經了很多曲折,也有很多鮮為人知的故事。
1949年10月14日下午6點30分,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五兵團先頭部隊從廣州北郊攻入廣州市區,第四兵團、第十五兵團在中共華南分局第一書記、廣東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葉劍英的指揮下,突破國民黨軍防線,攻占并解放華南最大城市—廣州。
廣州解放紀念像遠景
1959年,廣州市長朱光提出要建立廣州解放紀念像來紀念廣州解放十周年。1960年10月14日,在海珠廣場中心位置舉行了奠基儀式。當時,葉劍英元帥參加了奠基儀式,并在儀式上作了重要講話,后將講話的文稿埋在奠基石下面。廣州解放紀念像最初是由設計師尹積昌創造,在1962年便以“珠海丹心”被評為“羊城新八景”,遺憾的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間被嚴重毀壞,我們已無法看到最初的廣州解放紀念像。
1969年3月的某天夜里,這座銘記著廣州人民對子弟兵深厚情感的紀念像被“造反派”蓄意拆毀,像身被拆成石塊散落一地,只剩下埋著葉帥講話稿的奠基石。為了保存和保護廣州紀念像,海珠廣場的園林建筑工人們偷偷地把散落的像身石塊藏在陵園西路旁邊的草叢里,而且依然年復一年地在奠基石四周按季節擺放不同的花卉來代替廣州解放紀念像,提醒人們不要忘記人民子弟兵。
廣州解放紀念像近景
“文化大革命”結束后,廣州市政府成立了“廣州解放紀念像領導小組”重建廣州解放紀念像。由于廣州紀念像被拆毀難以復原,便面向社會公開征集設計方案,最終在108個設計方案中選擇由著名雕塑家潘鶴與梁明成兩人的設計方案,方案的成品也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小米加步槍”的人民英雄戰士形象。
1978年11月16日,廣州解放紀念像正式破土重建,為了在1980年8月1日之前完成重塑,不論刮風下雨還是寒冬酷暑,工人們每天 廣州解放紀念像近景都要工作到凌晨,最后僅用7個月的時間便完成了廣州解放紀念像的重塑。1980年8月1日上午,廣州解放紀念像舉行揭幕儀式,廣州地區軍民共1000多人參加。
今天,廣州解放紀念像已經成為廣州的地標性建筑,凝結了廣州人民對子弟兵的深厚感情,見證幾十年來廣州的時代變遷和歷史發展,飽含著對未來的無限憧憬和信心。很多外地人來廣州,都要特意到海珠廣場去看一看這座紀念雕塑。